应为建筑 “量身定做” 墙板——浅谈加气混凝土板材在工业化住宅领域的应用
我国的加气混凝土是新型墙体材料中发展最早、产能最大的品种,经过逾50年的发展,已形成材料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供应和设计科研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它是由水泥、石灰(含钙材料)、粉煤灰/磨细砂(含硅材料)、铝粉(发气材料)和少量外加剂及水,经定量搅拌混合、发气膨胀为没有强度的坯体,经切割和蒸压养护而硬化成型的。
在墙材革新的历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成了代替小块黏土砖的主力军。全国98%的加气混凝土是块状的,用于砌筑内外墙体。它的体积密度由500~800千克/立方米,相当于普通砂石混凝土的1/3~1/5、黏土实心砖的1/2.5~1/3.5。当然其抗压强度不可能高,只有2.5~10兆帕,可以用作非承重的填充墙,也可以经特殊结构处理用于承重墙,甚至配以防锈处理过的钢筋用于承重墙。
一是原料易得。加气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和砂/粉煤灰,前两者国内不缺,在没有天然砂的地方完全可用机制砂代替;后者是工业废料,本是变废为宝的对象。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生产加气混凝土,能够大大减少3/4的天然资源,
二是制造能耗低。密度为600千克/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相关制造能耗仅为一样体积烧结砖的45%。
三是使用节能。加气混凝土用于外墙,热阻及隔热能力均高于其他不一样的材料组合的复合墙体。墙体的重量和厚度却比其他墙体低。
四是运输节能。加气混凝土成品密度小,一定载重量的汽车可以运输更大体积的产品,减少了运输次数,节约燃油,也缓和了城市的交通堵塞。
目前,国内加气混凝土产品绝大多数是砌块,既不能够确保墙体质量,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在国外,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板材之比几乎达到6:4,高层建筑则常用加气混凝土板材,不仅用于内外墙体,连楼板和屋面板也用配筋的加气混凝土板。笔者曾与有关设计研究院合作,分析过不同户型的住宅建筑,除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之外,内外墙板和楼板的总量约占结构部件体积的46%~59%。换言之,如果学习国外的经验,把内外墙板和楼板都改为加气混凝土板材,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将降低1/4左右,节约的资源将是极大的数字,还应该要考虑因使用加气混凝土内外墙板和楼板后对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节约。
由此可见,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标准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其规格尺寸是目前加气砌块厂可完全生产的。而单件部件加上吊具的重量都在1吨以内,与目前普遍推崇的普通混凝土整间外墙板和楼板动辄5吨,乃至不得不使用10吨吊车来安装的现状有很大的区别。
不同规格的加气混凝土条板是用大块坯体切割而成的,根本不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件模具的制造、折旧和报废问题,这又是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严格讲起来,只有把内外墙板和楼板转为使用标准化构件,而不是为特定项目“量身定做”的混凝土结构物件,才实际做到了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这正是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最大优势。
为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近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逐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辨识、防范、化解水平,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市已完成今年180户农村危险房屋改造任务,比自治区要求的完成时间提前了将近2个月。500余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喜圆“安居梦”。
日前,2024中国(广州)国际智慧物业管理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举行。
这次以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薄弱区为主要清理区域的专项行动,是长春市环卫系统按照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开展的,目的是为推进精细化管理、消灭死角死面和盲点盲区,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管理上的水准的全面提升。
近日,海南省遭受超强台风“摩羯”正面吹袭,受灾程度深、波及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多个地区出现垃圾量剧增、清运力量不足,路面受阻、生活垃圾积压等问题,环卫领域防汛抗台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住房城乡建设部迅速响应、认真部署,积极协调调度各地环卫力量驰援灾区,争分夺秒恢复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
日前,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